加快林草信息化建設,強化林草資源數據綜合管理應用,構建林草“天空地”一體化監測感知體系,是加強林草資源保護管理,推進現代林草建設的必然趨勢和迫切需要。2022年11月,臨夏州林草局全面建成“空天地智慧林草監測防控平臺”大數據系統。
“空天地智慧林草監測防控平臺”大數據系統是利用信息技術和3S技術(遙感RS、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),對森林、草原、濕地和野生動植物等林草信息進行全面的數據采集、存儲、分析及應用,成為生態變遷的“收集器”、生態發展的“顯示器”、生態治理的“指南針”,同時在林草防火、病蟲害防治、林草資源動態監管、生態系統修復治理等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。該系統由物聯感知網絡和三大智慧業務平臺組成,包括:前端防火視頻系統,林草大數據云圖系統、林草防火巡護系統、自然保護地網格化綜合管理系統。其中:云圖系統內含林地、草原、濕地資源詳情、防火監控和輔助決策、巡護監管生物多樣性資源監測、古樹名木詳情等十個模塊。
系統的建成使用,將全面開啟林草信息化、數據化時代,為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,極大的提升了工作效能。
一是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與應急指揮能力的提升。國有林場森林防火視頻監控語音系統,能24小時不間斷掃描,實現森林火災高風險區視頻監控覆蓋率85%以上,通訊網絡覆蓋率達90%以上,有效提升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。通過防火輔助決策系統,實現森林防火動態管理,對林火監測、林火預測預報、撲火指揮和火災損失評估等的管理,全面提高森林防火管理水平,為各級林草部門提供高效、精準的應急指揮服務,進一步發揮“人防+技防”的現代化防控作用。
二是林草資源智能化與輔助決策能力的提升。林草大數據云圖系統的應用,實現了林草資源各類指標及各級林長管護區域的綜合展示,資源分布一覽無余,并能夠按照州、縣、鄉鎮、村逐級地查看地類、等級、權屬、面積等資源指標。利用 “一張圖”服務系統對林草資源數據進行收集、處理、統計、分析,為科學綠化、資源保護、生態修復及領導輔助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。
三是生物多樣性資源管理與監測能力的提升。通過自然保護地網格化綜合管理系統展示全州自然保護地面積、數量、功能分區以及野生動植物分布、種類、數量等情況,建立野生動植物名錄并進行維護管理。通過平臺及紅外相機、視頻監控,一方面可以實時監測野生動物出沒情況,為野生動物棲息地生態環境改善、動物群落保護提供依據;一方面可以直觀反映野生植物生長分布情況,對其進行綜合分析評價,提出培育、保護與利用意見,有效提高自然保護地資源管理水平,做到科學管理、科學保護、科學規劃。
四是古樹名木動態監測與保護能力的提升。通過古樹名木模塊將全州古樹名木詳情進行展示,根據保護級別、各縣公布、樹種樹群分別進行數量統計,并對每棵古樹名木的植物特性、生長狀況、經緯度、圖片及二維碼等信息完整錄入,便于查閱,實現了古樹名木的動態監測與保護,廣大群眾可通過二維碼掃碼瀏覽,增加古樹名木宣傳及科普渠道。
五是護林員管理能力的提升。巡護系統是通過對護林員安裝手機巡護APP,實時監測記錄巡護軌跡、巡護區域、巡護時長、出勤情況,并及時處理上傳的巡護事件。系統能夠科學合理地分配護林員巡護工作,及時掌握上報事件位置,保障護林員的生命安全,并快速鎖定搜救范圍及時搜救。實現林草資源巡護過程全方位監管,確保林草資源安全,有效改善了管理傳統、上報單一、處置緩慢的局面。
“空天地智慧林草監測防控平臺”大數據系統建設,將進一步加強林草資源管理能力,促進資源共享,提升整體水平,綜合運用大數據、物聯網、云技術,有效開展空天地智慧林草監測防控平臺應用示范,積極探索林草資源業務協同、生態環境、林草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智能化和可視化管理,加快空天地智慧林草防控監測平臺發展,為臨夏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。